前言
在科技發達的現在,人手一機,大到老人家,小至三歲小孩,大家每天離不開的手機,反而造成家長教育小孩的一大障礙,小時候只要將手機丟給小孩,他就不會哭鬧,長大時要收回才發現晚了,究竟科技產物該怎樣拿捏,才不會讓孩子重度手機成癮呢?
其實其中關鍵在於,我們讓科技產物在孩子眼中變成純粹的遊樂工具,不是拿來玩就是拿來看卡通,然而科技教育並非單純拿這些手機、筆電給孩子玩,而是要讓孩子以此作為工具,甚至用科技產物創造工具,增進自己的學習能力,並更深入去了解世界。
美國專家的看法
愛荷華州範米特學校的教育技術創意總監Shannon McClintock Miller表示,他平常最喜歡與學生互動的方式就是透過數位世界美妙的連繫方式來支持和讚揚孩子,也會教導最小的孩子使用各種科技及搜索工具,並且從中教育他們數位公民和媒體素養的重要。
他同時也與ISTE共同編寫了電子書「索妮雅的數位世界」,內容大致描述一位女孩如何使用科技,以各式各樣的方式,與世界上其他不同角落的人連繫的故事,而作者自己最喜歡的部分是索尼亞和他的朋友運用創意、合作和創新的方式,讓科技協助彼此學習和連繫。書中有提到的科技產物有IPad、筆電、Merge cubes、Zoom、PlebbleGo等搜尋和創造工具,也提到五種培養良好科技習慣的方法:
五種培養良好科技的好方法
- 在科技與非科技活動之間取得平衡
家庭可以一起制定家庭規定,訂定一個大家都同意的無電子設備的時間,例如大家一起吃飯時,或共同從事某個活動,任何人都不能使用任何的電子設備,並且可以考慮在一天結束後將電子設備帶離孩子房間。 - 騰出時間陪伴家人朋友
可以拍攝在戶外觀察到的有趣事物,運用應用程式製作遊戲、歌曲或回顧影片與朋友分享,也可以透過視訊分享給家人,與家人培養感情。 - 為社區或是世界任何一處提供幫助
可以在網路上找到一些偏遠地區的學校或圖書館,並將舊書寄送給他們,或者透過搜尋引擎或是其他方法,來思索如何透過網路或科技來幫助社區,甚至全球活動。 - 學習新事物並與新朋友互動
觀看影片學習一些興趣或能力,例如畫最喜歡的動物、風景,並分享給朋友與親戚。在線上課程中,在社群或線上讀書俱樂部與他人對話交流。 - 思考何時以及如何運用科技
作者建議圍繞ISTE學生標準來思考,包含「有能力的學習者」、「數位公民」、「知識的建構者」、「創新發明家」、「計算邏輯家」、「創意傳播者」、「全球協作者」等,並大家坐下來一起對話。
結語看完教學技術創新總監的想法,不知道各位家長是否有產生不一樣的想法呢?其實從中可以發現,科技產物和電子設備是可以協助孩子有更不同的學習,可以限制孩子用手機、筆電遊玩遊戲,使用時間也能要求孩子,但是要讓孩子知道這些工具還能有除了玩樂之外重要的功能,讓孩子可以透過這些學習到更多不同的知識,以另一種方式建立人際關係,當然漸漸地也能訓練孩子的媒體識讀能力,還有數位公民的素養,對於孩子的品德、邏輯、運用科技能力都有所助益,當然台灣詐騙事件頻繁,尤其是資訊詐騙,也能讓孩子在運用科技之中,更能分辨資訊詐騙,保護自己和家人。水能覆舟,但水同時也正載舟,是沉溺科技海中,或是乘科技浪潮而上,需要各位家長、老師和學生共同努力。
參考原文網址:https://www.iste.org/explore/digital-citizenship/5-ways-foster-good-tech-habits-school-and-home
網頁文章內容歡迎各位轉發分享!
有興趣的各位可以點進原文網址觀看!
以上文字皆為小編看過國外文章之後親自重新撰寫,請問私自挪為己用,謝謝。